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参加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获佳绩

发布者:张雪征发布时间:2025-08-08浏览次数:10

2025718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创新发展”为核心议题,汇聚了全国450余名高校学生参与研讨,成为展现当代社会工作领域学术活力与实践思考的重要平台。

论坛历经严谨的组织流程,共收到投稿论文835篇。经论文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对摘要及全文进行两轮严格筛选,443篇优秀论文脱颖而出,获得参会资格,并在1个主论坛与15个分论坛中进行了精彩的现场发言。最终,经过初筛、专家盲审、现场答辩三轮严苛评审,207篇论文斩获奖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148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等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及承办方领导出席开幕式,为论坛的学术规格与专业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颁奖仪式

在此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中,法学与社会学学院2023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胡慧敏,在熊征教授指导下,完成的《社会建构视角下流动摊贩随迁子女身份认同提升的实务路径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Y社区为例》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奖。

获奖证书

该研究立足社会建构理论视角,聚焦流动摊贩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以成都市郫都区Y社区为实地调研点,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系统梳理了该社区流动摊贩随迁子女在身份认同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并结合理论框架从实务层面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合影

此次胡慧敏同学获奖,是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社会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成果体现。长期以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致力于为学生搭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平台,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需求,以专业学识回应时代命题。

今后,学院将持续深化社会工作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探索与实践服务空间,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以专业力量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