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数字法学大讲堂第一讲——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举办《法学院缺失的一门课程:法律人自媒体与人工智能修养》讲座

发布者:张雪征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自媒体和人工智能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法学领域也不例外。424日下午,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讲座——《法学院缺失的一门课程:法律人自媒体与人工智能修养》。参加此次讲座的有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陈攀科、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管委会主任罗泽刚、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洁、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权益高级合伙人马小艳等,学院党委书记张雪征,学院党委副书记廖磊,副院长熊征、王黎黎,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灏。本次讲座由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首席合伙人陈攀科主讲。

开场时,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汪灏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及主讲人进行了介绍。

讲座现场(一)

主讲人首先阐述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传播范围极广,能获得极多数量的案源。对于法律人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自媒体平台上,法律事件往往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法律人需要学会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准确传达法律知识,吸引更多案源。

讲座现场(二)

在自媒体修养方面,主讲人提出法律人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网络社交能力。能够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自媒体上呈现,并且善于与网民互动,解答他们的法律疑问。

讲座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在场的学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主讲人提问。问题涵盖了从如何在自媒体上保护自己的法律观点不被曲解,到对自己的法条理解不自信问题等多个方面。主讲人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现场(三)

汪灏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为法学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大家认识到在自媒体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法律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表示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一定和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建设好数字法学大讲堂这个学术平台,举办更多这样的讲座,拓宽师生的视野。

讲座结束后,学院领导和上海联合(成都)律师事务所领导合影留念。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