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召开教学研讨会,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教学能力提升与经验交流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母艳春老师主持。
会议现场(一)
教学竞赛:挑战中的成长路径
研讨会上,谢缘与刘婷两位老师分享了参加校内外教学竞赛的经验。谢缘老师介绍了他的备赛过程:撰写逐字稿、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他认为,竞赛对掌握基本教学规范、提升课堂调动技巧帮助显著,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刘婷老师则以参加西华大学教学设计大赛为例,直言备赛任务庞杂艰辛,评委人数甚至超过选手,规模盛大。从晋级到最终角逐,每一步都需投入海量时间反复修改。她强调,尽管挑战巨大,竞赛对教学形式规范化、专业深度挖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珍贵的学习与锻炼平台。她也提出期待:未来能否凝聚团队力量,合作打造精品课程,实现教学资源与智慧的共享。
院内练兵:在反思中精进教学
院内教学竞赛同样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刘晴老师分享了她的参赛经历,特别提到评委反馈精准务实,促使她对日常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性反思。康宇扬老师则结合自身讲授的课程,探讨了如何将竞赛中的观察与思考转化为具体课程优化方向,提升授课质量。
理念与资源:学校助力教学创新
肖雅心、蒋尧及蒋秀芳三位老师则带来了参加学校教学竞赛经验分享会的收获。肖雅心老师深受启发,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她分享了参与教师资格培训后理念的更新,表达了将新颖的教学设计与理念融入每一堂课的强烈愿望。蒋尧老师则指出教学是即时反馈的艺术”需要教师持续练习,并建议教师找准自己深耕的学科方向。蒋秀芳老师重点介绍了学校为支持教师参赛所配备的丰富资源,凸显出学校层面对教学能力提升的高度重视。
会议尾声,学院领导熊征副院长总结发言。他鼓励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与定位,找准努力方向。同时他着重强调,在追求教学精进的道路上,需始终注重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协同并进与平衡发展。
会议现场(二)
本次研讨会中,教师们还就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坦诚交流。与会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竞赛与交流活动是提升教学能力、反思教学实践的重要契机。社会工作系将持续搭建此类平台,助力教师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培养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夯实教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