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织,灯火映千年文化——皮影入心小分队赴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等地调研皮影艺术新传承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7-08浏览次数:10

西华大学皮影入心小分队是由法学与社会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共9人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伍。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团队成员在高会、范锡林、蓝琼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于202471日至75日,前往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等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4号,调研团首站来到了成都博物馆的皮影馆。皮影戏,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成都博物馆皮影馆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近30万件影偶精品,是世界上藏品数量最多、年代最久、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皮影木偶收藏地之一。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皮影艺术的悠久历史,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团队成员分开进行参观,步入皮影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皮影展品,馆内展出了南北方不同地区的皮影,诸如经典故事《西游戏》《五峰会》《白蛇传》等。这些皮影作品形态各异,色彩鲜艳,从人物到走兽,从房屋到山水,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仿佛能穿越时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在灯光和音乐的映衬下,皮影道具在幕布上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光影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剧场。

75号,调研团第二站来到了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探访该校在传承与弘扬皮影文化方面的独特实践与显著成效。在冯楠老师的热情接待与详细介绍下,团队成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皮影制作的魅力,还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古老艺术在校园中焕发出的新生机。

“皮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做是一门学问,演又是一门学问,制作和表演一定是分开的,需要团队来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冯楠老师说。冯楠老师还介绍到,学校不仅开设了专门的皮影课程,还构建了从基础制作到高级表演的全方位教育体系,考虑到学生们年龄较小,而皮影的制作需要很大的力气,而且表演需要的技术非常高超,学生是无法完成的,他们学校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选择了用塑料制作皮影,用定格动画来完成皮影的表演,就大大的简化了制作和表演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皮影的雕刻技艺,还亲自参与了皮影戏表演,全方位感受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团队成员还参观学校的皮影作品展播室,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更体现了学校对皮影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团队成员亲自尝试了部分皮影的制作,感受到了皮影制作的不易,它涉及很多步骤,包括选材、加工、涂色和雕刻,考验制作者的高超技艺。皮影的表演艺术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和技能传承问题,但通过实地考察、政府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有望促进这些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古代信息闭塞,皮影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而现代研究皮影任然具有重要意义。皮影,穿越千年的光影艺术,虽时代变迁,其魅力不减。于古代,它是信息桥梁;于今时,则是文化瑰宝。研究皮影,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启迪。让这份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照亮文化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