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华杯”学院评审答辩圆满结束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11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鼓励支持学院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备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于34日中午12点在6D-301进行了“西华杯”学院评审答辩。本次答辩邀请到学院党委副书记廖磊,专业老师代表刘柯、蒋秀芳、王娜以及辅导员代表齐鑫、范锡林担任评委,共18支队伍参加了此次答辩。

召开评委会

正式答辩前副书记廖磊召开了会前评委会,介绍了参与此次申报活动的项目类别、申报对象、申报要求和评选纪律。要求按照文件精神,通过答辩评审的形式展开,答辩选手应在5分钟内根据其项目情况对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意义、需求评估、项目进程等内容进行讲解,评委老师在遵守评审纪律的前提下结合其团队项目申报书、ppt内容展示、选手答辩等方面对选手进行打分。

答辩现场

本次“西华杯”学院答辩会分为本科组合研究生组。其中本科组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成都市蜀绣相关情况为例”项目,利用自身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从“非遗”相关法律与政策、“非遗”手工技艺标准与认证体系、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实践和法律案例与纠纷解决着重解决法律对传统手工技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空白来进行相应的解决与分析。研究生组中的“Mango旅游盲盒”项目将“盲盒”和旅游二者结合,采取互联网与线下双步并行的模式,以新颖的围绕地区特点而定制的不同主题旅游路线的旅游项目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与赞同。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其他参赛者们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选手答辩

答辩会后,现场评委对此次答辩进行了点评。他们对各位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给予充分的认可,同时认为参赛选手的选题关注社会民生,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行性。此外,与会评委提醒参赛队伍要注重项目申报书的格式规范和赛前答辩模拟的重要性。后续学院将对申报项目精心打磨,为参加后续相关竞赛打下坚实基础。

评委点评